浙江省工业合作协会

您当前位置:工合历史

中国工合在巴蜀大地

2013-07-24

战时陪都——重庆,已成为抗战时期中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。自从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于1938年底迁到重庆以后,这里也成了中国工业合作运动的总枢纽。总会在创业时,除了致力于发展西北工业合作事业外,同时也在重庆建立了川康区办事处,具体指导四川和西康两省的工业合作运动。从1938年办事处建立到19404月,川康地区已建立了成都、万县、开县、云阳、梁山(现为梁平)、三台、泸县、綦江、荣昌、乐山10个事务所和重庆直属工作区,共计384个合作社,有社员4500人。
    重庆直属区的工作是围绕着6个中心区进行的,它们是:龙隐乡区、冯家店区、北陪区、化龙桥区、崇文乡区、弹子石区。每区设有12名指导员专门负责本区范围内的工业合作技术指导。这里的工作发展较快,据一份报告表明,截止1939年底,在重庆地区已组成各类工业合作社78个,其中直接参加生产的社员有969人;平均每月生产的产品有:23个织布合作社织出的帆布、白布、呢、军服布等共4680匹;2个织毯合作社生产的地毯、花毯等总价值为47.3万元;7个毛巾合作社织出的毛巾、浴巾等总价值164.9万元;9个针织合作社织出的女袜,总价值为245.5万元;10个化学工业社生产的墨水、电池、皮革、硫酸等总价值703.9万元;5个机器及五金合作社的产品总价值为68.7万元。其它如煤炭、木器等8个合作社的月总产值为116.6万元。据对重庆市的64个工业合作社的调查统计,每月的生产总值约为2914万元,扣除当时物价上涨的因素,其总收入也达40万元之多。 
      19392月总会首先在这里设立了川康区驻蓉办事处,后改为成都事务所。经过对当地工业、技术工人的调查,逐步开始了工合的组社工作。至19404月,已有工业合作社51个,有社员622人。一年来,各类产品的总产值:如袜子、棉布、单毯、绸等机织类为151万元;化工类如新凡士林、救济水等为3.5万元;机械类如纺车、工具、机梳、毛机、缩绳机等为5.2万元,其它如印刷、缝纫、洗染、卷烟等各项为23.5万元,总计为183万余元。为加强事务所的工作效率,将所内的行政机构改为组织、教育、财务、技术4股。在资金方面,主要是得到了工合总会基金和中国银行贷款的支持。对于教育,采取举办妇女职业训练班,合作社会计人员训练班与巡回教育相结合的办法,逐步使之成为中国西南部工合事业的中心之一。
    万县是川东政治、文化、经济的中心,也是川鄂交通的枢纽。19391月由总会派叶德光在万县设立万县事务所。截止年底,万县已组建了化学、纺织等7类工业合作社31个,有社员382人,社股总数为2179股,股金总额2.3万余元,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社务与业务活动。 
    开县在万县的北面,也是川东的一个重要经济县,这里四周群山环绕,纵贯300里,人口稠密,工业原料极其丰富,但当地群众文化水平较低,过去无力开采。自开县事务所成立以后,工合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。至19405月的一年多时间里,已成立了铜业、纺织、皮箱、化学、五金、纺织等各类工业合作社25个,社员338人,社股总数1111股,股金总额1.8万余元。 云阳盛产桐油、食盐、煤铁、铜、锡、硫酸等工业原料,并有猪鬃、磁土、玻璃砂等特产。
    云阳事务所独立工作以来,经整顿各社,逐渐走上正规,至
19405月,已建立纺织合作社3个,矿冶合作社16个,榨油合作社7个,食品合作社1个,有社员322人,股金总数2.2万余元,已缴股金1.9万余元,共有长短期贷款5.3万余元,已收回短期贷款1.3万余元。自19394月至19404月各项生产总值为208万元。
    梁山事务所成立于19393月,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首先成立了2个服装合作社,均以制作军服为主,有社员30人。这里也是川东的重镇之一,有取之不尽,用之不完的大片竹林,是造纸的很好原料。所以在梁山事务所建立后,经在县里进行全面动员,一年多后便组建起7个造纸中心,有200多户造纸家庭,当地俗称“槽户”。全县直接或间接参与造纸的生产者达3.2万户之多,全年产纸量达到76.8万担,年总产值为3500万余元。其次这里还有桐油、煤矿等。为了有效地开发当地资源,事务所将全县分成了5个工合中心区,计:屏锦区,以造纸、榨油为主;袁驿区和龙门区,主要是造纸;福禄区以榨油为主;城区则以制造日用品为主。
    灌县为川西重镇,交通便利,出产富饶,尤其是煤炭、铁矿、砂金、造纸、羊毛等工业原料为多。19394月, 根据总会派员的调查结果,成立了工合灌县事务所。事务所建立后,即以本县的特点,确定了以淘金、纺织二项为该区工作的中心目标。根据当地出产原料的地域、 成品和运输情况,以及市场的远近等因素,划分了工作区域,即:城区推动纺织工业;玉堂场区推动淘金事业;麻溪区推动煤铁工业;然后再以波浪的方式逐渐展 开,普及至全县原料蕴藏地带。至19404月,全县已有8个纺织合作社,6个淘金合作社,4个煤炭合作社,其次是机械、印刷、造纸、铁矿、皮鞋、制革、卷烟等合作社1个。共计有社员300余人,股金总额1.4万余元,长短期贷款20多万元。至19404月,全县工合的月均总产值已达25.4万余元。   
    荣昌县的人口在抗战初期是
37万,面积约4000余平方公里,农村手工业自古有夏布、陶瓷、折扇等。抗战以后,当地的棉织业发展很快,其次是白猪鬃的出口受到世界市场的关注。自19393月,区办事处在这里设立了工合荣昌事务所后,便注重这里的麻织、棉织染工业的发展。同时也开办了如印刷、陶瓷、缝纫、药棉等工业合作社。一年来,经荣昌事务所的努力,已组成麻织、棉织类合作社52个。社员577人,共认社股3852股,股金总额9294元。同时组织起合作社联合社,统筹各社供销业务。至19404月底,各项产品总值为54.2万元,由中国银行及工合总会基金贷款共计19